时间:2022/12/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英川镇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西南,距县城65千米,东接沙湾镇、鸬鹚乡,南与庆元县毗邻,西和北与龙泉市交界,处三县交界之地,地理位置偏远。因缺少产业,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仅余人,以留守老人为主,各块产业发展难有起色,导致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为破解这一难题,英川镇以锥栗产业为突破口,坚持科技富农,通过经营集体锥栗基地、入股家庭农场等方式扩大产业规模,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农科院专家在现场指导锥栗嫁接)

板栗为英川镇传统产业,已有30年种植历史,但随着板栗树树龄渐长、肥力减弱,枝条杂乱,致使产量转低、口感渐差、收益日薄。针对这一问题,英川镇成立助力畲乡人才工作室,积极联系省农科院詹书侠博士等5位专家,通过现场指导和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锥栗基地嫁接等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将老品种板栗改变为锥栗,不断提高品质。看着锥栗树枝头上果实累累,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今年树上的结果子可真多啊,专家指导就是不一样!”一位正在广场上晾晒锥栗的村民满脸欢喜地说。

(新开发的锥栗基地)

针对大量劳动力外出的情况,锥栗产业发展缺少人手的问题,村里干部乡贤带头扩大规模。黄垟口村、隆川村等村党组织集体出资经营锥栗基地,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种植,大力发展锥栗产业。一番共同努力下,黄垟口村、隆川村、景宁秋丰家庭农场等三个基地率先启动,随后在全镇铺开,如今全镇已有锥栗基地近亩。

此外,乡镇强村公司为确保锥栗销售途经,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山海协作、单位订购等多种销售方式,彻底解决销路问题。

今年9月中旬开始,各个板栗基地的锥栗陆续成熟,漫山遍野的锥栗上挂满着成熟的锥栗苞,个个咧着嘴。农民开始忙碌,忙着采摘、摊晾,在镇强村公司的统筹协调下进行包装、运输、售卖。今年全镇共收获锥栗21余万斤,经济效益达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图为锥栗成品)

下一步,英川镇将持续推进锥栗嫁接工作,修复退化板栗园,推动锥栗示范基地建设,将锥栗基地规模扩大至亩,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

景宁农业农村局供稿

来源:丽水乡村振兴头雁先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27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