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哪间皮炎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612/9057338.html

有点婴儿肥,蛮有亲和力,这是周伟力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有两个身份:义乌小商品市场饰品区党员商户、来料加工联合会会长。

投身来料加工扶贫19年,周伟力帮助一个个贫困人群拿单、帮促一项项产业落地,促成义乌与全国60多个县(市、区)签订合作协议、往贫困地区发放超亿元加工费、带动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这名在经纪人、同行、政府工作人员眼里“务实求真”的市场商户的初心来自哪里?来自28岁那年慰问山区阿婆时听到的一声诉求,来自对上门求助的贫困群众的不舍之心。

10月1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在汶川县绵虒镇郭家坝来料加工扶贫车间考察时,对来料加工扶贫形式予以肯定,称赞“不简单”。一个月多前,周伟力获颁我省公益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浙江慈善奖”。

帮一个人到富一群人

“我来自河南,老家固始县常有水灾,村民们增收困难。希望能在义乌接一些来料加工的活,改变老家乡亲的生活……”

——这是一封求助信。写信人童静,河南一名农村妇女;收信人,楼国华,时任义乌市委书记。

信自年国庆后寄出。具体落实工作交给了周伟力:一个月后,一笔加工费达5.6万元的头饰订单发往当地。

关爱贫困人群,周伟力自创业起就没停过。

年底,在一次走访山区贫困户时,一名70多岁阿婆“下次能不能给我带点手工活”的诉求,让他与来料加工结了缘。

、年,来料加工志愿服务队、联合会相继成立。周伟力做自家生意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来料加工工作忙也忙不完。

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响个不停,最多时一天要接四五十个,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但每一通来电,他都详细记录在案。

“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电话,但对于求助者,一次接听,就是一份希望,可能影响他(她)身后一家人、一群人的生活”——一本泛黄的工作本上,记录着周伟力当初的想法。

庆元县举水乡后坑村妇女吴永香记得:15年前的一个夏日,34岁的她和3名同伴,按电话中的约定来义乌找订单。她们抵达时,已是晚上11点多。周伟力开车到江东客运站,带她们就餐、住宿,安顿好后已近凌晨1点。第二天,周伟力又陪她们逛市场、对接商户。

对接过程中,周伟力既当推荐人,又当培训师,还当调解员。

走访时,他跟商户介绍庆元“山美水美”、来料加工经纪人“踏实肯干”。

接单时,他教经纪人如何报价、取信客户,提醒交货时间要保证宽裕。

起争执时,他居中调停,为庆元来料加工打好诚信基础。

此前,周伟力曾驱车六个多小时去调研,发现庆元是浙江省内最不发达的几个县市之一,年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元,陪读妈妈、留守妇女多,需要帮助。

带着订单返回庆元后,吴永香在当地迅速开展来料加工业务。如今,她已成为一名致富能手,带动了多名农村妇女就业。

开展扶贫工作,周伟力常用“星火燎原”的方法,即帮助一个个经纪人成长,然后带富一个个群体。

他的苦心,换来了好消息:

童静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庆元县永香珠绣加工厂发来一张12月5日的工资单:周小娟,元;胡满花,元;吴礼媛,元;支春英,元……

庆元县妇联反馈:年,经纪人人,来料加工从业人员3万多,发放加工费2.86亿元。

订单输血变产业造血

“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百年不遇……贵公司不计汶川来料加工因灾损毁3万余件成品及辅料造成的12万余元经济损失,再次提供原料辅料,鼓舞了灾区人民……”

——这是一封反馈信。写信人:汶川县委县政府;收信人: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七彩玫瑰服饰商行”负责人张映民。

年汶川大地震时,他和周伟力都捐了款,但未能前往赈灾,留有遗憾。

当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工作确定义乌和汶川结对后,周伟力动员张映民“一起做点事”。但问题摆在眼前:义乌与汶川相距多公里,订单的完成质量和持续性如何保障?

产业扶贫!

一次两地政府对接会上,两人极力向汶川县领导推介无痕内裤的产业前景:无痕加工是纺织行业的一项新技术,有发展潜力;省空间,一万件货仅占一立方米,适合运输;整烫技术要求低,工人3~5天可学会。有理有据的说辞,说服了汶川县主要领导拍板将无痕内裤作为主要产业来抓。

“他很细心,也负责任。今年8月20日汶川泥石流灾害发生当天,一大早就打来安慰电话,还愿意帮忙跟汶川方面协商补偿。”张映民说,“周伟力是怕我撤走产业,但这通电话让人心里暖暖的。”

在汶川投资的义乌硕硕服装厂负责人黄晓庆称,周伟力比“汶川人还像汶川人”,他把产业落地当成自己的事来做。

一份总结材料上,周伟力这样理解“产业扶贫”:发发订单、取得暂时的经济好转并不难,难的是脱贫不返贫,确保贫困户小康路上稳步前进不“倒车”,变“输血”为“造血”。

他的执着,等来了好声音:

年初,无痕短裤项目落地,形成了“裁剪——整烫——打枣——包装——运输”完整产业链,34个生产车间建成,千人在家门口就业;

6月,两条衬衣流水线设备落地汶川县郭家坝扶贫车间,硕硕服装厂将总部搬到汶川,培养了近百名平车类技术工人;

10月,义博会上,羌绣非遗传承人杨梅接到一笔万元外贸订单。在绵虒镇高店村,绣娘们唱起了羌族民歌《花儿纳吉》,“清早摘花正开了花哟,花儿纳吉……”

初心坚守与真心实践

“来料加工项目充分发挥了两地优势……我市已有10个县(市、区)赴义乌对接,双方已签订订单73个,加工费达6万元,带动人就业……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这是一封感谢信。写信人:洛阳市委市政府;收信人:义乌市委市政府。

年5月,当另一位河南女子陈亚平带着家乡洛阳市伊川县殷沟村人的希望,找上门来想承接来料加工订单时,对中原大地有情结的周伟力一口就应承下来。

一个月后,殷沟村拿到了义乌慧恋服饰有限公司发放的首批10万条打底裤的加工订单;陈亚平建起了一个多平方米、拥有42台平车的加工车间,吸引了村里51名贫困人口就业。

这一过程中,周伟力与洛阳政府加深了联系。他从扶贫工作人员口中听到,截至年底,洛阳尚有6个贫困县,个贫困村,19.3万贫困人口。为此,当地迫切想与义乌建立协作,尽快实现全面脱贫。

参与一个多万人口的城市脱贫攻坚,是一个大挑战。洛阳驻义乌来料加工办事处主任李俊良,见证了周伟力帮扶洛阳与义乌来料加工对接的全过程:

促成义乌与洛阳签订4年26亿元来料加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组织洛阳10多个县市多名经纪人,接受来料加工培训,帮经纪人打开思路;

结合当地劳动力市场现状,对接发放手工类和平车类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订单;

开通“义乌—伊川”物流专线;

帮助偃师市鞋业协会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设立“中国布鞋之都·偃师驻义乌办事处展品厅”;

……

“周伟力对扶贫有经验,站位高、想得深、做得细。”李俊良说,做扶贫工作,难在一如既往的初心坚守,以及“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真心实践。

年1月,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对来料加工扶贫工作作批示肯定,并向义乌发函致谢。

从14年前帮助童静起步,如今来料加工之花在中原大地遍开。

周伟力的坚守,盼来了好成果:

年,洛阳实现11.74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8%;

年5月9日,栾川、洛宁、宜阳、伊川4个县脱贫摘帽;

年,汝阳、嵩县两县预计全面脱贫,5.4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实现洛阳全市高质量整体脱贫。

12月的义乌,弥漫着春的气息。昨天,周伟力刚刚为河南范县的53名经纪人上了一堂课。课上,他分享了一个新思路:来料加工+乡村振兴。

(原标题《最是初心见伟力——一名义乌市场商户的19年“来料加工”脱贫攻坚纪实》,原作者孙成平、冯俊江。编辑楼菲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3306.html
------分隔线----------------------------